新闻中心
News
在职业体育的聚光灯下,运动员的辉煌时刻总被无限放大,而背后的挣扎与孤独却往往隐匿于阴影中,底特律活塞队中锋詹姆斯·怀斯曼在接受独家专访时,首次公开谈及2023-2024赛季因伤病与战术调整长期缺席比赛的艰难经历,这位2020年选秀榜眼坦言:“那段无法上场的时间让我一度情绪崩溃,但写日记成了我重新认识自己的窗口。”
低谷中的心理挣扎
2023-2024赛季本是怀斯曼职业生涯的关键转折点,从金州勇士转会至活塞后,外界期待他能在重建中的球队找到定位,然而反复的脚踝伤势与球队阵容轮换的变动,让他的出场时间大幅缩减,整个赛季中,他仅出战33场,场均不足20分钟的表现与球迷的期望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“坐在替补席上看队友战斗,而自己连热身服都无法脱下——那种无力感几乎吞噬了我,”怀斯曼回忆道,“我每晚回到公寓都会问自己:为什么是我?为什么我无法健康地站在场上?”他透露,最严重的焦虑时期,他甚至回避观看比赛回放,社交媒体上的批评声更让他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。
日记成为情绪出口
在心理导师的建议下,怀斯曼开始尝试用写日记的方式梳理情绪,最初只是零散的句子,后来逐渐演变为系统记录每日训练细节、心理状态甚至梦境片段。“笔和纸成了我最忠实的听众,我会写下‘今天投篮练习命中率70%’‘防守脚步移动提升了0.3秒’这样的小进步,也会记录‘想念赛场欢呼声’的瞬间。”
这种看似简单的方式,却帮助他实现了认知重构,活塞队运动心理专家Dr. Elena Martinez分析道:“运动员在长期休战时容易产生身份认同危机,书写行为不仅能缓解压力,还能通过具象化目标重建掌控感。”怀斯曼的日记中甚至出现了涂鸦——一幅画着篮筐与攀登者的简笔画,旁边标注着“山顶的风景需要一步步攀登”。
转型与重生
本赛季,怀斯曼的回归令人眼前一亮,尽管活塞队仍在季后赛边缘徘徊,但他的场均数据已稳步提升至12.8分、8.2篮板,并在对阵凯尔特人的比赛中砍下生涯新高的25分,活塞主帅蒙蒂·威廉姆斯评价道:“他的身体天赋从未被质疑,但现在我看到了更成熟的比赛阅读能力,这或许正是蛰伏期沉淀的礼物。”
怀斯曼将这种蜕变归功于心态的转变:“日记让我明白,篮球不仅是跳跃和得分,更是与自己的对话,现在每次站上球场,我带着的不再是焦虑,而是感激。”他还发起了一项名为“Mindful Athletes”的社区计划,鼓励年轻运动员通过书写与正念训练应对压力。

职业体育的心理健康启示
怀斯曼的经历并非个例,近年来,NBA已有多位球星公开讨论心理问题——凯文·乐福的焦虑症、德罗赞的抑郁症均引发广泛关注,联盟也逐步强化心理健康支持体系,要求每支球队配备专职心理医生,并设立匿名咨询热线。

“怀斯曼的故事反映了新一代运动员的觉醒,”体育评论员Sarah Jenkins指出,“他们不再将心理脆弱视为耻辱,而是作为职业成长的一部分,这种转变将对体育文化产生深远影响。”
随着赛季进入尾声,怀斯曼的日记本已写满大半,最后一页留着空白,他笑着说:“那里要留给本赛季最特别的瞬间——或许是第一次季后赛,或许只是某个平静的午后,我突然发现,曾经让我崩溃的困境,早已成为阶梯。”